百年薪火传 湘企红色路(21)丨它叫红一井,五十年前终结了湖南不产盐的历史
——湖南国企100个党史红色故事展播
湖南的第一口盐井——红一井,位于常德津市澧县盐井镇。如今,山岗绿地中可见的只有一红一绿两个控制井口的阀门,和一段通往地下盐井的管线,旁边修葺一新的石板上印刻着红一井的开采背景。“现在采盐,通过这两个阀门控制,一边注入清水,一边抽出卤水,采盐、制盐、运盐整个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但红一井刚开发时,挑水钻井、铁锅熬盐、风餐露宿……”通过讲述,站在红一井旁的89岁老人黄林凡脑海里的记忆簿渐次翻开,为我们展现了五十多年前于荒山野岭之中开钻红一井,湖南采挖第一批盐的历史画卷。
△2019年1月,湘澧盐化公司在原址重新复原红一井。受访者供图(下同)
盐矿现世国家投资五千万建澧县盐矿
盐井镇,盐矿矿区所在地,在湘澧盐化厂区40公里外,位于湘鄂交界处。
这里最早的产盐记录可以上溯至明朝。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盐井在此北六十里张家厂,四面山麓环抱,中通一溪,溪上石井一,明时取井水煎盐,于此设官盐……后废于寇乱,井亦渐淤……”
1959年,湖南省地质局403队在盐井镇勘探发现了盐矿床。之后经过几年的详细勘探,他们发现盐井所处为内陆湖相沉积岩盐矿床,其面积达8.18平方公里,总储量约1.56亿吨,具有较高的商业开采价值。
当时湖南地区食盐匮乏,老百姓要么吃海盐,要么翻山越岭从湖北宜昌三斗坪挑川盐,一个来回要花半个月。1966年,为贯彻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湖南省计划委员会正式提出开发澧县盐矿。
“湖南有盐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引起了中央和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1967年3月11日,国家计委批准澧县盐矿设计任务书,概算投资4982.5万元,列入“三五”计划和国家“三线”重点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常德地区革委会成立澧县盐矿筹备处,负责盐矿建设。
是在矿区建厂还是另选厂址?难以抉择。当时,澧县盐矿筹建处给出了津市炭山(黄姑山南麓)及澧县盐井两套方案。时任湖南省革委副主任的华国锋定调:“澧水河是条炸不断的交通线,把制盐厂建在皇姑山好处极大,如建在矿区既不近铁路,又不近水路,仅基建物资两年也拉不完,还要安装90华里的地下水管,从津市把淡水送到制盐厂,很不合算。”
根据华国锋的指示,澧县盐矿厂区最终定在津市皇姑山麓,也就是今湖南省湘澧盐化有限责任公司所在地。
众志成城全国盐业人才大规模聚集
在开发澧县盐矿的号召之下,中国盐工业的资源和人才开始大规模向湖南盐井镇这个不知名的山乡小地聚集。
1969年2月,国家一轻部盐务局设计院、四川省盐务局设计所、湖南省轻化设计院、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15个单位的69名专家在常德开会,用了35天时间完成了澧县盐矿的扩初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完善的同时,澧县、津市两地3000余民工组成军事建制先后进入厂区、矿区施工现场,全面展开基础建设。常德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土建施工任务,湖南省机械化施工公司参与施工,冶金工业部长沙勘察设计院承担工程勘探。
7月,国家一轻部制盐设计室54名干部下放参加盐矿建设;
9月,省地质勘探公司408队、468队抽调11名技工支援;
11月,国家一轻部盐源勘探队109人下放参加盐矿建设。
“当时,几乎集结了全国绝大部分盐业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开发澧县盐矿,都是拖家带口的。”有着62年党龄的89岁老人黄林凡,就是当时468地质队派去支援盐矿开发的钻探技工。
△1969年6月12日,“澧县盐矿基建施工歼灭战誓师大会”在津市黄姑山麓隆重召开,从此拉开了盐矿建设的序幕。
一时间,寂静的荒山上突然热闹起来了。在盐井镇锅山脚下,盐矿建设者用帐篷支架拼装起简易办公室,镇上废旧的学校就是他们的住房。当时37岁的黄林凡携妻子和五个儿女,举家搬至澧县盐井镇。“我们四个家庭共20多个人住在一间教室里,中间就用草席子隔开。”
△输卤管道穿越澧水的施工现场。
△建矿时钻井现场,职工、家属用脸盆端水供钻井。
当时虽然工作生活设施简陋,一天三餐吃的白水煮面条,但大家干劲十足。“我们分工很细致,有钻探班、挑水班、手工班等,大家卯足了劲,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尽快开钻挖出盐矿。”回想起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史,老一辈盐矿人黄林凡依旧激动。
打破历史三口铁锅熬出湖南第一批盐
红一井的盐矿并非以卤水形式存在,而是结晶矿体。数百米的矿井,需要钻机一点一点穿入土石之中,直至岩层。凿开岩石层后,采用水溶式开采的方法,将水灌至岩层使其溶解,再从盐井中依靠压力抽出卤水。
从468地质队调来矿区的黄林凡承担了找钻井设备的主要任务。他回忆道:“我前后去了长沙、娄底、石门、浏阳等有地质队的地方,寻找适用的钻机部件,前前后后一个多月才找齐一套钻机。”
然而,笨重的钻机部件运到盐井镇后,距离红一井还有两公里的路程,没有路、没有车,全靠人拉肩扛。矿区干部、工人用几根麻绳绑着机器,几十个人分成四列使劲拉扯,如拔河之势。后面还跟着一支队伍肩扛长木棍,撬动设备助力向前……
10月1日,红一井开钻。钻机班用大杉木支起了十几米的井架,大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一天三班倒,钻机24小时昼夜不停。“钻头、水泵这些设备都是矿区工人自制的,由专门的手工班负责。”黄林凡清楚地记得,“钻头是铁质合金做成,很容易坏,一个班一天要消耗两个钻头。”
26天后,红一井岩芯见盐。“盐井镇出盐了!”这个消息让整个矿区沸腾了!附近的村民闻讯十分欣喜,也纷纷加入到挑水队伍中,大家用脸盆、水桶接力送水。11月初,红一井终于采出卤水,在设备简陋的情况下用柴火灶支起的圆锅熬制出了食盐。
△1969年10月1日盐矿第一口卤井开钻,命名为“红一井”,11月初采出卤水,在盐井镇双炳墙用圆锅熬出盐,结束了湖南不产盐的历史。红一井于11月11日终孔,完钻井深254.42米。
矿区负责人用麻袋装着土法熬制的盐和岩芯,送往长沙,向省革委会报喜。华国锋听到汇报后十分高兴,并指示:“湖南出了盐是件大事,你们要抓紧快上。”
为了加快生产建设,澧县盐矿还先后在双炳墙处制作了1吨、5吨、8吨的三口大铁锅进行土法制盐。8吨铁锅直径有5米,架在熊熊大火之上,数十号人抄起铁锹搅动卤水,场面十分震撼。待水分蒸发,雪白的盐粒便沉淀下来,经过滤后便可以食用。
△1970年,矿区用于土法制盐的5吨平锅和正在兴建中的8吨平锅。
熬出第一批盐,湖南结束了从省外挑盐的历史。已担任省革委会主任的华国锋将湖南建设大盐矿的喜讯呈报到中央,毛主席欣闻家乡出盐,非常高兴,连声说“好!”
规模生产跃居世界前列
红一井开钻出盐后,它承担起了更为重要的使命——为解决当时湖南地区食盐匮乏的状况,年产量要达到30万吨精盐。要达到这个目标,当时的采盐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了,有人提出了真空制盐的想法。
真空制盐,这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还是个新鲜的词汇,指的就是真空蒸发制盐,它一方面对采盐效率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是真空制盐技术与设备必须到位。
为此,澧县盐矿先后派出6批青工177人次,赴衡阳电厂、湖北应城盐矿、湘西钨矿等处培训,为真空制盐投产做好人员、技术准备。
△1970年初,矿区干部、工人及家属发扬大庆精神,将钻机部件搬入井场。
1970年4月,澧县盐矿与湖北应城盐矿合作,进行矿盐水力压裂法开采试验。矿区主任张文利向记者介绍,这种采盐方法是通过几百公斤的压力,使得岩层破碎,比原来单孔采盐效率大幅提高。
△“三结合”水溶压裂法攻关小组在现场。
时至5月,这一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矿盐开采新技术的试验获得成功。澧县盐矿采卤效益成倍提升,年产卤水180万立方米,日平均5625立方米,达到年产30万吨精盐设计规模要求。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的华国锋再次来到盐矿视察祝贺,并对接待的青年工人说:“你们很好,是湖南第一代盐业工人,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党的培养。”
采卤效率提升的同时,湘澧盐化厂区建设也在加速推进,铺设输卤管道、运盐小火车试运、制盐设备上马……高耸的烟囱终于冒起浓烟,制盐进入新的阶段。
1980年11月,红一井终采,顺利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据统计,红一井采盐层深度250.25米,单层厚度2.21米,累计开采盐层三层,开采厚度5.84米,累计实现采盐34030吨,芒硝5740吨。
红一井之后,更多盐井被开发,产出能力也大大提高。
1987年,湘澧盐矿首次达到年产30万吨精盐生产能力,并举行了万人祝捷大会。“当时,湘澧盐化成为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真空制盐企业,阿尔巴尼亚专家组还专程到我们厂里考察。”黄林凡讲起这段辉煌的历史,脸上写满自豪。
常德津市,这座城因盐而兴。“那时我们盐矿很风光,建了幼儿园、小学、医务室,有自己的冰棒厂,每周还能看电影,我们当时都还有些优越感、自豪感。”盐二代张文利自小在矿区长大,亲身经历了矿区历经艰辛后辉煌崛起的那段历史。
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从红一井出发,湘澧盐化从无到有,设备由缺到全,产量由少到多,质量由低到高,逐步发展壮大。
2020年11月26日,湘澧盐化制盐系统节能增效技术改造项目——12万吨年绿色生态颗粒盐项目投产。这一项目的卤水处理完全采用物理方法,以陶瓷膜技术,蒸发结晶,控制颗粒度,不再需要添加绿色抗结剂,可以算是真正的零添加、绿色食用盐。这意味着,湘澧盐化刷新了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加速迈向井矿盐零添加的新时代。
湖南湘澧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宋海表示:“从三口铁锅土法制盐,到逐步改造升级制盐设施设备,我们建成了全国一流的食盐制造生产线,具备了年产110万吨盐硝的生产能力,食盐纯度达到了行业最高标准99.7%的纯度,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时至今日,从津市附近产出的食盐,依然如当年那般沿着澧水源源不断地运出。和之前不同的是,如今的湖南食盐从澧水进入湘江,过洞庭,入长江,然后输送到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地,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真正品尝到了来自湖湘大地“内心”深处的味道。